close
陳瓊珠醫師解釋:帕金森氏症患者大概只有1/4會有顫抖症狀。
陳瓊珠醫師解釋:帕金森氏症患者大概只有1/4會有顫抖症狀。

帕金森氏症(或巴金森氏症)是僅次於阿茲海默症的全球第二常見神經性退化性疾病,光是台灣就有超過7萬7千名患者,拳王阿里、好萊塢明星麥可福克斯、音樂大師李泰祥以及金曲歌后詹雅雯,都曾飽受帕金森氏症折磨,醫師表示,顫抖並非每位患者都會出現的症狀,民眾可以試著以食指碰觸拇指,連續做30次左右的類似OK的手勢,就可以觀察自己有沒有帕金森氏症的前期症狀。

林口長庚醫院神經內科陳瓊珠醫師,23日接受中廣「聽醫生的話」節目專訪時表示,帕金森氏症的成因目前尚無明確的定論,遺傳的因素大概只占一成左右,其他成因則可能和環境或老化造成腦內多巴胺分泌減少有關。在具體症狀方面,患者常會出現靜止型的手、腳或嘴巴顫抖、步態不穩小碎步、動作變慢、單側手臂不會擺動、僵硬、寫字越寫越小等症狀,而且病程通常是不可逆的,陳醫師也澄清,帕金森的患者中,其實只有1/4會顫抖,而且顫抖症也有很多是與帕金森無關的本態性顫抖,本態性顫抖通常都是在執行某些動作,如拿水杯、拿筆等才會產生的顫抖這與帕金森症的靜止型顫抖有明顯不同。

由於帕金森氏症是一種慢性腦部功能退化疾病,而且病程是不可逆的,如果出現嗅覺喪失、或經常睡覺時拳打腳踢或講夢話、夢遊等甚至是便秘、失禁等也都有可能是罹患帕金森氏症前兆。在治療方面,目前早期的治療仍是以藥物為主,但如果症狀加劇,甚至出現藥物的「開關現象」,就可以考慮用更積極的腦組織燒灼破壞術或俗稱DBS的腦部深層刺激術、醫薩刀超音波消蝕術等來改善症狀或控制病況,當然越早接受專業治療,越能減緩病程惡化。另外運動對於減緩帕金森症狀也有絕對幫助,像是踩固定式腳踏車、練瑜珈、太極拳、北歐式快走、甚至是跳探戈、廣場舞都對患者很有幫助。

陳醫師在節目中示範簡單的自我檢測方法:民眾可以用食指快速碰觸拇指比出類似OK的手勢,動作越大越快愈好,建議連續做三十次,然後換手再做,如果有發生:「動作變慢或速度改變、停頓、打不開或開合大小改變」,就須進一步到神經內科接受檢查評估。中廣「聽醫生的話」每周一到周五,中午12點在中廣新聞網、流行網以及中廣《愛健康》YouTube頻道聯播,歡迎大家訂閱收聽。(撰稿:孫佳慈)